10月29日,盛虹集團儲能總部項目落戶蘇州市吳江區簽約儀式舉行。將在吳江區域規劃產能規模50GWh,將分期進行建設,總投資額200億元。
其中,一期將建設16GWh新型鋰離子儲能電池項目,投資額125億元,建成后可實現利稅近30億元。盛虹集團將圍繞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目標以鋰電池及儲能系統集成為核心打造從材料、電芯、模組到終端產品的完整產業鏈力爭快速形成領跑儲能行業發展、引領綠色經濟變革的全球行業領軍企業。
項目技術優勢顯著,擁有國際領先的預鋰化技術、活化添加劑、儲能電池智能傳感技術、毫秒級主動保護技術、安全阻隔技術、大數據故障診斷和預警技術、多端直流控制技術等全鏈條“護城河”,具備新型儲能技術領域革新突破能力。
在電芯等核心部件,盛虹上游平臺可提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隔膜材料、DMC電解液材料等核心原材料;同時,電芯需要的磷酸鐵鋰材料,未來也將實現自給自供,在電芯核心原料上實現65%以上的成本自控,經濟效益、環境效益、抗周期風險能力等都將處于全球領先。
進軍“萬億級儲能新賽道”,看似跨界,實則與盛虹集團“化工原料大平臺+新能源新材料1+N”戰略高度統一,是上下游產業耦合能力的體現,也將進一步釋放盛虹新能源新材料全產業鏈優勢。
特別是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斗桨浮访鞔_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l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電化學儲能技術進一步提升,系統成本降低30%以上;到2030年,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實現儲能商業化到規?;陌l展……儲能產業爆發式增長現狀如何?各界巨頭又紛紛跨界入局儲能產業,都有哪些亮點?
駛入發展快車道
毋庸置疑,儲能正在逐漸成為能源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笆奈濉遍_局年,儲能成為行業熱議話題,身份地位的逐漸清晰、價格機制的重新劃定、項目建設的不斷敲定......整個儲能生態圈正呈現著欣欣向榮的局面。
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在于能源轉型與新型電力系統構建,與此同時,新能源發電的間歇性和不穩定性所引發的能源消納等問題日益凸顯,而儲能正是解決新能源消納的最佳方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國已明確要求建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新能源裝機快速提升,使儲能的剛需屬性愈發增強。在政策利好和能源轉型的雙重驅動下,儲能行業正駛入發展“快車道”。
儲能電池成為“香餑餑”
在下游巨大的市場需求帶動下,動力鋰電池產業鏈上游材料各環節相繼展開了大規模擴產,其中正極材料最具代表性,它是占據電芯成本30%~50%的重要鋰電材料,也因此成為眾多化工企業欲憑借原料資源優勢競相入局新能源領域的關鍵環節。
從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業鏈來看,產業鏈上游原料涉及鋰、磷、鐵等資源,因此產業鏈上下游環節的參與者包括了鋰鹽廠商、磷化工廠商、鈦白粉廠商(副產硫酸亞鐵)、傳統正極材料廠商、鋰電池制造廠商等。新洋豐、萬華化學、川恒股份、安納達、司爾特等大化工企業,都相繼宣布利用主營產品的副產品跨界投建磷酸鐵、磷酸鐵鋰材料項目。
近兩年,因正極原材料更容易獲得、較鋰離子電池更具成本優勢,鈉離子電池的研發推廣熱度持續升溫,尤其在鋰電池正極材料持續暴漲的背景下,行業甚至有“苦鋰原材料久已”的感嘆,急需“鋰”之外的儲能技術突破。
在電池、正極、負極等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等儲能電池電極材料,多個鈉電池的生產環節,全球企業均已有所布局。
例如寧德時代全面布局了鈉電池及其材料領域;億緯鋰能公司有鈉電池相關技術儲備;鵬輝能源已生產出鈉電池樣品;欣旺達擁有鈉電池補鈉技術及鈉電池相關發明專利以及三峽能源打造鈉離子電池1GWh規?;慨a線......
在儲能電池技術路線選擇上,例如,中國石油明顯青睞鈉離子電池和鈦酸鋰電池。其對鈉離子電池的布局重點,一是在滿足循環5000次以上、-20℃~60℃耐溫寬的正負極電極材料研發,二是在電芯產品研發、實現鈉電電芯批量制備,第三要開發電池管理系統與能量管理系統、電池模組集成技術等,最終要開發出安全穩定運行的低成本百千瓦級鈉電儲能裝備,實現50kW/100kWh的鈉離子集裝箱式儲能裝備在油田場景下的應用示范。
此外,中國石油還對高功率儲能電池技術——鈦酸鋰電池拋出橄欖枝。鈦酸鋰以高功率、低溫性能優勢一直在電池應用市場擁有相對固定的用戶群體,主要代表企業就是格力鈦新能源。近兩年隨著國家對多元化儲能技術的推廣,其應用場景也獲得了進一步拓展。
9月1日,寧德時代與中國移動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零碳數據中心建設、分布式儲能與電網智能協同、備儲一體化智能鋰電池及運營管控平臺開發、虛擬電廠建設運營、新一代通信業務、工業互聯網智能應用、跨國業務連接、泛行業生態融合等領域開展合作。此次簽約標志著寧德時代和中國移動正式啟動全面戰略合作。
9月28日,贛鋒鋰業在公告中透露,已與宜春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構建從鋰資源開發到鋰電材料、新型鋰電池、電池應用的全產業鏈體系。贛鋒鋰業將分別在宜春投建年產30GWh新型鋰電池生產制造基地和年產7000噸金屬鋰項目,在奉新縣投建年產5萬噸電池級鋰鹽及鋰礦采選綜合利用項目,在豐城市投建年產5萬噸氫氧化鋰項目。
當前,我國新型儲能市場仍處于發展早期階段,滲透率較低,但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新型儲能產業將隨之進一步發展。業內專家表示,未來,儲能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而《方案》再次明確對儲能行業的鼓勵,能夠促進產業突破技術瓶頸,將儲能產業較快地催生起來。
來源:石油和化工園區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塑世界 網站實名 塑世界導航網 滬ICP備20006035號-2
違法不良舉報:15358818656
地址: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園區路1218號2幢2222室 EMAIL:admin@admin.com